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系统内各生物成分。请分析回答:
(1)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A增加100 kg,则最多需要C kg。
(2)A的同化量少于D的同化量的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受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变异,这种变异属于由环境引起的表现型的定向变异,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请依据“中心法则”的观点进行解释
。
(4)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升高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①
② 。
(5)春天,牧草返青时,食草动物纷至沓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功能.
如图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________和[ ]________等.能实现基因表达的细胞器有[ ]________等.
(2)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
A.载体的存在使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B.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
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甘油、胆固醇等物质进入细胞 |
D.糖被能特异性地识别甘油、胆固醇等物质 |
(3)从分子水平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与植物细胞相比较,该细胞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2006年新华网郑州5月2日电(记者林嵬)转基因抗虫棉,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铃虫一吃就死,具有抗虫性状的棉花。下图表示从苏云金杆菌分离出来的杀虫晶体蛋白质基因(简称Bt基因)及形成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获得Bt基因后,在连接到运载体上时,常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3)科学家最初做抗虫棉试验时,虽然检测出棉的植株中含有Bt基因,但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说明Bt基因还不能在高等植物中________。后来科学家对Bt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这种对Bt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__________部位。
(4)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虫新品种,应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各种含氮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和新陈代谢实现氮元素的循环,维持自然环境中的氮平衡。
图Ⅰ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内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在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例如生活在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参与图Ⅰ中的哪一过程?(填序号);根瘤菌之所以能进行固氮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固氮基因,大豆细胞基因与根瘤菌的固氮菌基因相比,大豆细胞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参与②③过程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是。
(3)如果细胞内[H]的含量增多,而ATP的含量减少,则很可能是控制合成催化有氧呼吸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4)人以农作物为食时,人体内的赖氨酸只有通过图Ⅰ中的哪一过程获得?(填序号),为什么?。
图Ⅱ是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当赖氨酸和苏氨酸都积累过量时,细胞内便难以再积累大量的赖氨酸,这属于调节。据图Ⅱ,请你利用现有知识,设计一个大量积累赖氨酸的方案:
。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和;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填字母)。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 。
(5)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