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国进攻西安,载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太原会战 |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 D.积极进行根据地的建设 |
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南京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
B.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 |
C.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歌苏颂德 |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
1900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指出: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正是具体地表现出一种亵渎上帝的态度,其可怕与惊人,真是这个时代或任何其他时代都是无可比拟的……把‘文明之福’推广到坐在黑暗中的我们的弟兄们。总的说来,向来都是很好的买卖。……用聪明谨慎的手段来轻营,是一个聚宝盘。比较世俗人的所玩弄的任何把戏,这里面有更多的钱,更多的领土,更多的宗主权,以及更多的别种利益。”这段话()
A.表明马克·吐温反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 |
B.表明马克吐温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辩护人 |
C.指出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
D.彻底揭穿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传教事业的实质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则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造成其二人观点针锋相对根本原因是()
A.两人代表的阶级不同 | B.两人官民身份不同 |
C.两人所处时代不同 | D.以上观点都不对 |
洪武二十年,学士缙上书朱元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犯罪官员)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解缙上书文中显示的本质问题是()
A.朱元璋对官员“用刑太繁” | B.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澄清吏治 |
C.解缙拥护朱元璋的治贪政策 | D.解缙指责朱元璋制造冤假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