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住:℃),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B.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关于乙、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乙处附近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乙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林带
C.丙处附近纬度太高,不利于渔场形成 D.丙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国若发展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右图中显示其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热充足 D.土壤肥沃

图中b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图为“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阶段Ⅱ中,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阶段Ⅱ中,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图为 “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环境恶化
D.战乱频繁

图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南极半岛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南极洲被称为“风库”,那里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风 D.西南风

南极地区极易发生火灾,下列南极地区的别称中,与极易发生火灾有关联的是
①“冰雪高原”②“白色沙漠”
③自然资源的“大仓库”④“风库”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3°08’
16.3
28.4
40.0
210.0
1614.1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附近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原因主要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被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