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如图所示,地球
A.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 | B.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 |
C.自转角速度①垲大于③地 | D.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A.白昼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 |
B.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
C.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①② |
D.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 |
该日
A.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 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
C.③地附近草木枯黄 | D.④地正值科考最佳季节 |
某军舰在①处(40°N、160°E)向正南发射射程为2000千米的远程导弹,其落点位于
A.东半球、热带 | B.东半球、北温带 |
C.西半球、热带 | D.西半球、北寒带 |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20时在广州开幕。位于图中③地的我国某旅游团在当地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
A.ll月11日14时 | B.ll月13日0时 |
C.ll月12日14时 | D.ll月11日0时 |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以下两题。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 | B.甘肃 | C.广西 | D.内蒙古 |
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
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四个城市中 ( )
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 |
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 |
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 |
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 |
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交通网络 | D.产业结构 |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国防因素 | D.科技因素 |
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 | 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 | 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
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题。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 B.水源、热量 |
C.光照、热量 | D.土壤、地形 |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