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以使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 |
B.高温能杀死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是蛋白质受热变性 |
C.可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乙酸和1mol乙醇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
B.6.8g液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
C.标况下的NO2气体22.4L,其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A |
D.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实验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使水能顺利流下 |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
D.丁装置:从①口进气可收集二氧化碳,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O的电子式:![]() |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
把一定质量的铁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后,把所得沉淀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固体质量不可能为
A.18 g | B.24 g | C.30 g | D.3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