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说:“中世纪是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开始。”然而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
(1)马克思所说中世纪西欧的“粗野”状态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有何表现?
(2)近年来史学界对西欧中世纪有了新的诠释,认为“黑暗的时代”里也有一些光明,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1500年前后,西欧是通过哪些历史运动走出中世纪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文艺复兴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中方的坚定立场。我们强烈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不再采取可能恶化局势的行动。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六方会谈框架下解决半岛无核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朝鲜第三次实施核
试验发表声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对朝鲜问题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10分)

材料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请回答: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12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分)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
材料三 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8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分)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深圳、珠海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青岛、大连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材料一 萧何治(建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扰攘不安),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
——《汉书·高帝纪》
材料二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
材料三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
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进到正院。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萧何营建“壮丽”建筑的目的。(5分)
(2)材料二中对房屋建筑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体现出儒家的什么思想?(5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四合院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院落式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