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料卡片: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稀溴水呈黄色),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Cl2、Br2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化学式)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          (填离子符号)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出一种方案进行了实验,并通过观察现象,得出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供选用的试剂:酚酞、CCl4、无水酒精、KSCN溶液、蒸馏水等。
请你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结论:氧化性:Br2>Fe3+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实验后的思考: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科学家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科学家把这种因素称作   
(3)判断下列过程熵变的正负(填“>0”或“<0”):
①溶解少量蔗糖于水中,ΔS    ;
②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g),ΔS    ;
③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ΔS    ;
④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ΔS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为:2I-+2Fe3+2Fe2++I2(水溶液)。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加入CCl4萃取I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    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

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图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衡速率v=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下列可以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