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多年持续不断的施工后,目前,三峡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在2008年年底基本建成,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一年竣工。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至135米后, 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据此完成14—16题。
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材料中所说的________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①差异性   ②整体性   ③气候   ④水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地方气候更温和湿润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洪涝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引起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的原因是
①含沙量提高   ②水位上升   ③水流缓慢   ④水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下图为“秦岭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秦岭没有出现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相对高度低
C.海拔较低 D.坡度小

读某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顺序,由老到新的排列最可能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