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拉里·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有影响的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发行以来造成全美各地讨论的热门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分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并起”的时代。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列举“群雄并起”的表现。
材料二:全球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新经济强国的出现,而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这个后美国时代最直白的表现。
(2)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中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不断增加。过去20年发生的信息革命,每时每刻给我们带来世界各地的新闻,还有更关键的图像,这些图像的主观性和24小时新闻滚动的密集性,共同制造了不间断的刺激。一有炸弹爆炸就是“突发新闻”。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我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是“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材料四:截至2009年2月20日,美国已经有14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4)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下场始归。”
材料二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艺术家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结合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则,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间断文明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古代创造了很多为国人骄傲的奇迹,但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后中国却不断遭到西方的侵略,惨遭蹂躏。这其中必然有我们值得思考借鉴的原因或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摘自《百度文库》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三“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2)据材料二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背景并指出改革的进步性。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