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学习外国语言的热潮。下述因素中,与当时的外语热无关的是
| A.西学的兴起与不断传播 | B.外国在华企业机构需要大量翻译、买办人员 |
| C.新式学校的要求 | D.科举制的废除解放了读书人的思想 |
(2015年海南卷历史14)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 B.《辛丑条约》的签订 |
| C.清末新政的实施 |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2015年浙江卷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
|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
|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
|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
(2015年北京卷文综17)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 C.预备立宪时期 | D.中华民国时期 |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 C.辛亥革命时期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015年江苏卷历史6)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
|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
|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
|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