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曾著文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这实际上分析了 ( )
A.戊戌变法的起因 | B.二次革命的起因 |
C.辛![]() |
D.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
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中,有一场景(见右图):在布满苏联革命的红色中,蒸汽机车缓慢驶入,接着忙碌的交通,大工业拔地而起。这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火车头带领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工业时代。下列对苏联进入新工业时代的世界意义评价有误的是
A.开辟世界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
B.为战胜德日法西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C.由此确立的模式一度成为多国学习榜样 |
D.为日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变奠定了基础 |
在概括20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时,一个“新”字就能高度浓缩这个时代的特征。20世纪中有许多运动或设计都带有“新”字,如世纪之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20年代的苏俄新经济政策等,这些都对本国或世界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而当时更多的运动和设计虽不带有“新”字,但对整个世界却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下列最符合这一观点的一组是
①《五国条约》②世界贸易组织③一国两制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体制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⑥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 |
罗马法的历史就是其法律体系在继承中发展和完善、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下列各项罗马法有关的体系概念中,在继承和发展关系方面排列最为准确的是
①惯法②公民法③成文法
④万民法⑤自然法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⑤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对下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 百万元)》所进行的分阶段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
1820 |
1870 |
1913 |
1950 |
1973 |
1998 |
中国 |
228600 |
189740 |
241344 |
239903 |
740048 |
3873352 |
中国占世界份额(%) |
32.9 |
17.2 |
8.9 |
4.5 |
4.6 |
11.5 |
A.西方工业化所产生的原料需求决定了古代中国所占的份额
B.两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劳动分工影响了近代中国所占的份额
C.“左”倾错误和列强敌视形成了现代初期中国所占的份额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成提升了1998年中国所占份额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