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家庭结构、婚姻观念、妇女地位、服饰装扮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的向姊妹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学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材料四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化碟,对家庭制度的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给我们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在材料三中,从图1到图2,从图3到图4,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
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
(4)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的批判是必然的”?

(5)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地位逐渐提高,请回答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中 国
美 国
英 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 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多万人
62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二“开放……、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重庆、……、杭州为商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材料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以上材料均摘自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课文
请回答:
(1)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应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呈现的内容他们分别出自近代史上哪些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上述三图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其实施的早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图二与图一所反映的两种不同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分析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四 军机处内景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设立后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材料1: “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材料2: 1999年11月以来,中国成功地运用长征2号系列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两弹一星”的成功表明上世纪中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国防科技取得了显著成绩,请问为什么这一时期要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①;②
(3)归纳新中国成立至今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