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时出现,同时消亡的。”《日出印象》这一绘画作品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是(     )

A.法国大革命后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B.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
C.19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造成精神创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主义美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
B.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C.1927年蒋介石在此发动“四一二政变”
D.1949年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C.租占旅顺、大连 D.修建满洲铁路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