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一《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棱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走半。
——包世臣《安黑四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华沙条约组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C.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广东省2008届六校第二次联考)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而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海南中学09届高三第3次月考历史试题)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