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昭示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1)怎样理解“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5分)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规律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创造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材料二:某校政治老师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学生回家乡作“三农”问题的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一位同学在社会调查报告中写道:“我的家乡原来经济十分落后……迷信盛行。去年,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团入村住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立‘科学文化读书室’.建立‘科技示范户’.‘干群同心户’等。了解群众愿望,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出谋,启发群众如何走向市场,引导群众树新风.破迷信,打开了农村工作新局面。农民眼界开了,与政府的距离近了,农民找到了致富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家乡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丰富了,传统古老的花灯队成立了,并参加国家级比赛捧回了大奖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⑵该中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总结的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经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09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协调会的外方代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材料,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

从一季度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区间的上限”到二季度经济增长“偏快”,再到三季度“宏观调控收到积极成效,成果尚需巩固”,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一季度统计数据公布后,立即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半年统计数据公布后又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加强了土地调控,并对新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不久,为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宏观调控成果是怎样取得的?

(14分)表1:2001-2008珠三角九市经济发展状况单位:(%)
表2 :珠三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发展方式

表3:珠三角产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地区比较

(1)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结合上述材料就珠三角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提几点建议。

材料一:图一: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比例

图二:乘用车市场自主与合资品牌销量比较

材料二:国务院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一、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二、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三、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四、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材料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中国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原因大致还包括:政府将汽车产业视为经济支柱产业,承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的规划不合理;道路规划布局不科学等。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3) 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消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4)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