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商会是近代出现的商人群体。据统计,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鼓励 |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
| C.民族工商业发展 | D.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 A.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 B.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
|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 | 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 A.城郊“草市”的形成 | B.“市”突破城的界限 |
|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 B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 C |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
| D |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