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很多同学都知道:
⑴阿基米德将质量相等的金子、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金块排开的水量比银块排开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开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于是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子!”故事中,阿基米德利用_______________代替金子、银子和皇冠的体积。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质量相等的金子、银子和皇冠,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开的水量多,则皇冠的平均密度比金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⑵“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给了我们测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启示。现在我们有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请你测出这金属块的密度。
要求: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代号。
①用细线把金属块绑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时,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如图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N。
(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

小亮同学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
(1)小亮总共做了2次实验,他把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第二次实验,他将A.B两点间的定值电阻由24Ω换成12Ω,然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C”或“D”)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此时表格中空白处的电流为A。

实验序号
U/V
R/Ω
I/A
1
4.8
24
0.2
2
4.8
12

(2)小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小红为水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所成的等大的、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