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同学利用钩码来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 OE 是橡皮条,甲图按两个互成角度的方向牵拉,乙图是用一个拉力作用于橡皮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步骤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甲乙步骤中,橡皮条拉伸方向 EO 必须水平
C.甲、乙两步骤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 O 点
D.甲步骤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乙步骤实验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但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 A、B 两点来验证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项目 |
x1 |
A 点瞬时速度 |
x2 |
B 点瞬时速度 |
AB 两点间距离 |
数据 |
2.34cm |
|
6.54cm |
|
20cm |
①观察纸带,可知连接重物的夹子应夹在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
②将表格中未填项目填写完整;
③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0.6 kg,那么在 AB 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
(3)某实验小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 的阻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某同学正确的连接导线后,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稍微向右移动,然后再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后,断开开关.
两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格
|
U (V) |
I(mA) |
第 A 组数据 |
3.01 |
86.0 |
第 B 组数据 |
3.15 |
90.0 |
①表格中,滑动触头P 移动后,所读出的示数应当是表格中的第 组数据(填“A”或“B”);
②从表格中数据,计算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③某同学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标签,发现电压表内阻为400Ω,电流表内阻为0.5Ω,那么该电阻的真实值应为 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 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
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本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某同学利用如图4-5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 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4-6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 – l图线如图4-7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
方程t 2=404.0 l+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取π 2 =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 l图线;
D.不应作t 2 – l图线,而应作t 2 –(l+d)图线。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物理量中必须用工具测量的有;通过计算得到的有。(填A、B、C或D)
A.重锤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间时速度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千克。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厘米、70.18厘米、77.76厘米、85.73厘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焦。
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铁架台(带铁架)、带铁夹的重物、复写纸、纸带、秒表、导线、开关、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A.质量为100g的木球 | B.质量为10g的砝码 |
C.质量为200g的重锤 | D.质量为10g的塑料球 |
(3)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为m="1kg" ,打点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自由下落的起始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D点时,重锤的速度vD=,重锤动能EKD=。从开始下落起至D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值得重视的收获—24分)期末学习盘点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运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与运用动力学观点分析问题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温馨提示:可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也可采用树状图形式、也可采用流程图形式、也可用文字描述,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