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 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 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
| 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 D.推行重商主义 |
上海竹枝词中有云:“清晨相见谷(好)猫迎(晨),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赚钱),如何密四叫先生。”出现这样的表达方式是()
| A.自然地理决定的 |
| B.传统文化导致的 |
| C.中西交融的结果 |
| D.崇洋媚外的体现 |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
|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
|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
|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该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福州周围农村生产的新特点()
| A.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
| B.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多了起来 |
|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①④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