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于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人研究中国古史,多有“传说时代”的观念,某学者说:“从现在的历史来看,只有到殷墟时代,才能算作进入了狭义的历史时代。”此处所谓“狭义的历史”是指“信史”。这位学者的意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方法,请问这位学者以殷墟时代为“传说时代”与“信史”间之分野的理由何在?

A.因为中国文献中没有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故只有凭借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们才能得知商以前的历史
B.中国的考古发现中最早文物出于殷墟,且历史研究的唯一根据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国的信史始自殷墟
C.虽然中国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殷墟时代以前的记载,但学者认为必须配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证明为信史
D.中国文化渊源于殷商文化,在殷墟时代以前的历史多非中国文化,故不是中国史的一部分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上述材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

A.五育教育理论 B.平民教育理论
C.生活教育理论 D.乡村教育理论

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B.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1919年5月执教予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泱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D.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