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经济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100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A.其弊端日益突出 B.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礼乐秩序 D.法制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