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KSP〔CuCO3〕=1.4×10-10    KSP〔Cu(OH)2〕=5.6×10-20
若只由此数据结合适当计算来判断,假设              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 ,②      ,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 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② 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③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                  
④ 数据记录:

 
B装置的质量(g)
C装置的质量(g)
D装置的质量(g)
实验前
15.4
262.1
223.8
试验后
6.1
264.8
230.4

(四)【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在沉淀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H、H、H、Mg、Mg和Cu中共有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原子。
(2) 射线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质量数等于4,由此推断粒子带有_________个中子。

有下列各组物质:
A.Al(OH)3与H3AlO3

C.金刚石与石墨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4)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

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写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2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3)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是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决下列________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_____。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1)乙烯和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和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和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000mL量筒。试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000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到672mL气体时(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