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同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拉马克的进化论认为非生物能自然产生微生物,但是当时虽然巴斯德还未做否定自然发生论的著名实验,科学界却已普遍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然发生论是不正确的。因此拉马克虽然影响很大,却是往往被当做反面教材来嘲笑和批驳。
——引自《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二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它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
——引自《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1944年艾菲力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华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学从此进入了分子时代。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提出中性学说……对于如何评价这些新成果,进化生物学家们争论不休。持激进观点的人认为,这些成果已推翻了现代综合学说,它必须被新的学说所取代。现代综合学说也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因此这些新学说,比如中性学说,也就被称为非达尔文主义。而在持保守观点的人看来,这些新成果与现代综合学说并无本质上的冲突,也可以被综合到现代综合学说之中去。不管怎样,自从创立以来就备受攻击的现代综合学说仍然是进化生物学的主流学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综合了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新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分子综合”学说。进化论创建一百多年来,本身就不断地在进化,将来也会不断地进化。进化论的进化没有止境。
——引自《赫胥黎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阅后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马克的进化论为什么“往往被当做反面教材来嘲笑和批驳”?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被高度评价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
一”的原因之一。
(3)根据材料三,你有哪些认识和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材料二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卫生部于5月11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最高级别),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目前世界各国感染甲型H1N1流感人数在快速增加,世界各国的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也在相应增加,这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截止2009年11月4日18:00共有115个国家发现感染病例,中国内地共69160例,死亡54例。
(1)根据材料归纳两次流感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流感以及其他类似的全球性问题的看法。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把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来实施。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汉唐以前城市的分布与近代城市的分布有何显著不同?原因是什么?
(2)根据图表分析: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当代城市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3)《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中显示,从B到D工业发达国家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城市化进程很快,试分析其原因。
(4)依据《示意图》所展示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利于城市化发展?

某课题研究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
(1)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2)为什么说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
材料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
材料四“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53年,克伦咸尔率兵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对敢于“犯上“的议员吼道“恶棍们滚开!”此后,克伦威尔在高级军官和伦敦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无可争辨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从共和政体到护国政体的演变说明了什么?(2分)
(2)阅读材料二,《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航海条例》的颁布引发了什么后果?
(3)为维护英国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克伦威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阅读材料三,“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有相容的地方吗?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由?(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