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H2;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⑴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C的不稳定氧化物和D的单质等物质的量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A、C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丁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丁
(1)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甲和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为固体,甲和乙反应生成的丙和丁是二种弱碱。则甲的化学式是
② 若甲是由N和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乙为水。
① 若甲和丙是同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且组成甲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若丙和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还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若甲是由N和O元素组成的气态物质,呈红棕色。将3.36 g加到一定量丙
稀溶液中,收集到1.12 L气体丁(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Hofmann依据上述转化关系测定氨分子的组成。现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下浓氨水,至不再反应为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待恢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三分之二处。

① 滴下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证明试管内“不再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14分)用下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b、c、d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有4组电解液,要满足下列要求:

①工作一段时间后A槽pH值上升,B槽的pH下降.②b、c两极上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应选择的电解质是上述四组中的第____组
(2)该组电解过程中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a极______ b极__________
c极__________ d极___________
(3)当b极上析出7.1g电解产物时,a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为____g;若B槽电解质溶液500mL,且忽略电解前后电解液的体积变化,则此时B槽中的c(H+)比电解前增加了____mol/L.

已知在0.1 mol/L的NaHS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SO)>c(SO)>c(H2SO3)。
(1)则该溶液中c(H)________c(OH)(填“<”、“>”或“=”),简述理由(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向Na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矾水溶液呈____性,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碳酸钠水溶液呈____性,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把上述两溶液混合后呈现的现象有_,反应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为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②设计方案:
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③方案实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