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由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
A.美元贬值使美国率先走出危机 | B.美元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
C.美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 D.美元坚挺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 |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 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有职业时每月英镑 |
失业后每月英镑 |
||
工资 |
120.00 |
失业救济 |
44.05 |
儿童补助 |
13.00 |
儿童补助 |
13.00 |
房屋补助 |
8.29 |
房屋补助 |
27.00 |
纳税 |
—19.88 |
税收回扣 |
3.00 |
国民保险金 |
—10.80 |
附加补助 |
4.75 |
实际收入 |
110.61 |
实际收入 |
91.80 |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 B.鼓励建立工会 | C.加强社会保障 | D.调整劳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