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阅读:
【链接G20首尔——经济复苏峰会】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第五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主要议题为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G20首尔峰会分歧严重 ,其中美国提出的旨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在出口中获得更大竞争力、增加就业的“经常项目设限”和“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这两项“利己政策”(实质使美元贬值)招致了大多数G20成员国的反对。
【回首经济复苏历史】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危及美国,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些列措施。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例如: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工程(如下图)管理局成为联邦政府的永久性机构,该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坝和电站,不仅使300万英亩农田免遭水灾,而且使当地350万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材料二: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里根上台后采取了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控制货币的发行量,降低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扭转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到了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材料三: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面临崩溃边缘,英法意等国采取了“国有化”举措,借助马歇尔计划使经济得到复苏。日本利用有利的环境和民主改革等措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末,它的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以工代赈”是何含义?这一措施有何作用?以田纳西工程为例说明这一工程的“一举多得”。
(2)材料二中里根政府和罗斯福新政在化解经济危机上都主张刺激生产,鼓励投资,但在经济管理方式上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面对当前经济危机的复苏你有何建议?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诗史,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纪念长征,某校准备举办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回顾长征、重走长征、感悟长征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回顾长征: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长征途中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重走长征:请同学们在上图中画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4)感悟长征:做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谈谈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的人物是谁?此战役有何意义?(3分)
(2)图2中“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3)请说出图1、图2反映的史实与图3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3分)
(4)通过学习以上图片内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图1和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先学逐渐学习最后学习的过程。(3分)
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四集纪录片《张骞通西域》。第一集、【张骞通西域•民族之魂】;第二集、【张骞通西域•华夏之情】;第三集、【张骞通西域•丝路之缘】;第四集、【张骞通西域•时代之光】。现要将这一纪录片在互联网上进行出售,请你为此商品写一段广告词。要求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更要符合史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烧荒和耕种水稻)。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采集)为业。……饮食还给(食物供给有保障),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几个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请你算一算从西汉建立到东晋建立相距多长时间?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江南经济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