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地方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终于2009年7月22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15分)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的2986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这次会议。会议选举习近平为新一届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选举李克强为新一届国务院总理。
材料二:2013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做了他任期之内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温总理对今年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什么选举方式?
(2)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
(3)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依据?
材料一
注:高低收入组收入比为城镇居民中各20%的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比率,行业工资比为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行业的职工工资比率。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为3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9%。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取哪些经济信息?(8分)
(2)分析说明材料二中举措的重要经济意义。(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世贸组织2010年对中国的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报告中,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资源出口的指责,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审议中持有异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中国的稀有金属。中国如果对这些稀有金属的无序开采和出口完全放开不管,极不利于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维护世界资源市场秩序。同时世界贸易规则主要是反对限制进口、封闭市场的行为,并没有规定不能采取限制本国产品出口的措施。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对稀土等资源出口进行限制管理的正确性。(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12月15日-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
(1)我国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
2009 |
8.6 |
8.2 |
13.2 |
5.2 |
2010 |
10.1 |
8.7 |
13.7 |
5.4 |
2011 |
11.7 |
9.2 |
14.2 |
5.7 |
注:2011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1)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哪些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就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