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8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绘制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部分)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材料二: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要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约束性指标,就是在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职责,是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
(1) 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需要各类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该如何促进上表中目标的实现。
(2) 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改善宏观调控。
(3) 分析材料一中的民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指标,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内容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4)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5)结合过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2)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3)假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

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材料二 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出谋划策。

目前 ,中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光伏产业基地,多晶硅产量世界第一,但中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国外市场,九成以上的产品依赖欧美市场。2012年9月以来,欧盟与美国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等措施,中国光伏产业危机四伏。
2008年前,欧盟的光伏年新增装机量快速增加。作为光伏主要原料的多晶硅供不应求,形成1 000%的暴利,中国短期内涌现出43家多晶硅企业。但不久多晶硅出现价格暴跌,中国光伏业出现危机,30多家企业建成不到一年就被迫停产。
目前,我国部分光伏企业已采取措施积极自救,如中国保利协鑫集团以硅烷流化床法制取多晶硅的中试项目已产出高纯度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新技术较目前全球通行的改良西门子法节省超过50%的成本;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2012年增资了聚能(卢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这样可以直接面对终端,提高营利能力。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光伏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国保利协鑫集团和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的做法好在何处。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6元
1578元
17175元
19109元
21810元
24565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40元
4761元
5153元
5919元
6977元
7917元

材料二某村为增加村民收入,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集体股占40%,用于发展公共集体事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个人股占20%,平均分摊到所有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40%被设置为贡献股,按贡献大小取得红利。同时,每个村民可以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请从分配方式角度评价材料二中某村的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