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回答下题。
甲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1)鲁迅说过:“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你认为孔子的“出色的治国的方法”有哪些?并加以简要分析。
乙
《论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不是于丹所说的教我们快乐的书呢?于丹的这个说法,已经从根本上矮化了《论语》。《论语》大旨是研究人的问题,全书所讲皆围绕人的修为。修已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教人和济世。也就是说《论语》讲了修己、教人、济世三个问题,正合“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的本义。
(2)上面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情节做简要叙述。
(2)请描述吴孙甫最后众叛亲离的情景。
选做()题。答: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徐曼丽生日的那天晚上,赵伯韬和吴荪甫密谈,赵伯韬以胜利者自命不凡的口吻胁迫他,吴荪甫明知在赵伯韬大规模经济封锁下,处境十分艰难,仍然顶住。之后,吴荪甫将他的厂押到公债上,作最后一搏。(《子夜》) |
| B.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 |
| C.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政。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红楼梦》) |
| D.孙继任、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
E.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毁袁绍乌巢粮屯,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随后,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在仓亭再次大败袁军。袁绍死后,曹操决漳河水夺取了冀州。后来,曹操用郭嘉的遗计平定辽东,终于统一了北方。(《三国演义》)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
|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
|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
|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答:
简答题。
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字数100字左右)
答:
填空题。(5分) (填空题共9空,第一空1分,余8空每空0.5分;填空时答案顺序不能错乱。)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
》中的_________战役。_________为重新夺取_________、替_________报仇,对________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_________拜________为大都督,指挥战事。________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_________,最终使得蜀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