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题
蒹葭
蒹葭①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②,在水一方。
溯洄③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⑩。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晞:xī,干;⑤湄:méi,水边;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⑧涘:sì ,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沚:zhǐ ,水中的小洲。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从内容的角度,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这首诗中男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次 鄂 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



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1,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2晚3,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③晚,指晚秋。
从一、二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三、四句的写景有何作用?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游 月 陂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