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
注:牸(zì)牛:雌牛。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将异居 异居:住到别处。 |
B.县司累政不能决累政:多次审理。 |
C.允济遂发蒙发蒙:揭示原委。 |
D.结庵守之结庵:搭建草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
B.但归,不烦守也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
C.若遇盗,当来告令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
D.果得盗葱者如言果得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
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 |
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 |
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畊,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摘编自《明史·罗亨信传》有删改)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累谪交阯为吏坐:因犯……罪或错误 |
B.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引:率领 |
C.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按:压抑、止住 |
D.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薄:逼近 |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是
①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②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③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④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⑤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⑥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①③⑤ | B.③⑤⑥ | C.②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①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①敕:告诫。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 |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 |
B.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
C.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秦王恐其破璧 |
D.成败之机,在此一举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 B.①②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12 处)(4 分)
孟 懿 子 问 孝 子 曰 无 违 樊 迟 御 子 告 之 曰 孟 孙 问 孝于 我 我 对 曰 无 违 樊 迟 曰何 谓 也 子 曰 生 事 之 以 礼 死 葬 之 以 礼 祭 之 以 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张华原,字国满,代郡人也。少明敏,有器度。初为齐神武骠骑府法曹参军,赐爵新城伯,累迁大丞相府属。深被亲待,每号令三军,恆令宣谕意旨。寻除散骑常侍。周文始据雍州,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周文谓曰:“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华原曰:“殒首而已,不敢闻命。”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寻悔,遣追不及。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每叹惜之,及闻其来,喜见于色。后除相府右长史,迁骠骑大将军、特进,进爵为公,仍徙封新安。后为兗州刺史。华原有干略,达政体。至州,乃广布耳目,以威禁。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咸抚以恩信,放归田里,于是人怀感附,寇盗寝息。州狱先有系囚千余人,华原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唯有重罪者数十人。华原各给假五日,曰:“期尽速还也。”囚等曰:“有君如是,何忍背之!”依期毕至。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政,州东北七十里甑山中,忽有六駮食猛兽,咸以为化感所致。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为树碑立祠,四时祭焉。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子宰均嗣。 (选自《北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恆令宣谕意旨谕:使……知晓 |
B.寻除散骑常侍寻:不久 |
C.寇盗寝息寝:渐渐 |
D.华原科简轻重简:选择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有君如是,何忍背之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B.①神武以华原久而不返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C.①神武使华原入关说焉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
D.①周文嘉其亮正,乃使东还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不尔,命悬今日。
(2)境内大贼及邻州亡命三百余人,皆诣华原归款。第Ⅰ卷文言文中,张华原有哪些优点和才干?请简要概括。(5 分)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10处)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不 可 所 求 尽 得 所 欲 尽 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 士 名 人 者 未 之 尝 有 也。(取材于《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