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古代诗歌阅读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诗写于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时期。他被贬后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
10.(1)词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1.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9.作者借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8/分)
踏莎行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回塘:意即曲折回环的池塘。别浦:即江河支流的水口。
13.从诗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填入一种花卉名)
14.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 |
B.因为“绿萍”,所以“莲舟”不能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之不被用是由于被人阻碍。 |
C.“骚人”,即可指屈原,也可指历史上屈原似的文人墨客。 |
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情,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
15.“断无蜂蝶慕幽香,线衣脱尽芳心苦”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西楼①曾巩(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②,
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依山面海而建。②钩疏箔:打开稀疏的帘子。
14说说这首诗的描写顺序
答:
15暴风雨将临,本当遮挡躲避,这首诗的第三句却说“朱楼四面钩疏箔”。请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