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4分)
望江南·超然台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1.对这首词语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风细柳斜斜”,一个“细”字写出了春风的软绵无力。
B.“半壕春水”是说城里只有一半的壕沟蓄满春水,写出了春旱的景色。
C.“烟雨暗千家”,“暗”字突出了烟雨迷茫的景色,也有人的伤感在其中。
D.“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是说食物冰冷,使人酒意全无,生发感叹。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春日风细柳软,春水繁花,烟雨濛濛,为下片抒情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B.下片抒情,词人虽有思念故国之情和有志难酬的无奈,但又能自谴惆怅,表现出豁达开朗的心胸。
C.全词情景交融,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
D.诗题名“超然台作”,写景抒情也处处体现“超然”二字,如“春未老”、“一城花”“ 诗酒趁年华”等处,全词没有一丝的消极情绪。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后边题目。
满江红【金】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北段成已以文章擅名 ,被时人同为“二妙 ”。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身不逢时,无力回天。
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此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1) (2)题。(7分)
马上作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为明代抗倭名将、该诗作于戚继光东南抗倭期间。
诗中后两句从容道出“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事实,没有明确表示诗人的情感态度,但恰恰因为这样,使得此两句更有意味。简要分析其陈述了怎样的事实,蕴含了哪两层意味。 (4分)
世人总喜欢把英雄神化,其实英雄是人,不是神。从此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3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做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①②③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