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塞翁失马》,完成下列各题。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1)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3)。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4),深不可测也。此何遽不为福乎?
注(1)吊:安慰。(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3)保:保全。(4)极:穷尽(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⑶其子好骑(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2)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峨冠而多髯者 |
C.学而时习之 |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两处)。
此何遽不为福乎?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⑵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活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翠鸟移巢》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7分)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翠鸟:翡翠鸟。②及:等到。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②恐坠“翠鸟移巢”的原因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翠鸟移巢”的结果是(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阅读《咏雪》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8分)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 | 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 |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华儿女 | 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恶也。欲得良狗,家贫则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A.薄暮冥冥薄: | B.沙鸥翔集集: |
C.人不对 对: | D.家富则市.得良犬市: |
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3 分)
A.屋舍俨然 | B.满目萧然 | C.百事也尽然 |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 。
②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答: 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答: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答:
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⑤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注释】①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④客将:客籍将领。⑤赍jī:携带。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以海客遇之()遇:A.相逢,不期而会B.碰到,遭受C.相待,接待
(2)于公大恨()恨:A.遗憾,后悔 B.不满C.通“很”。违逆,不听从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
( )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曰:“已去。”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休祲降于天()(2)天下缟素()
(3)长跪而谢之()(4)寡人谕矣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以数谏故 C.以大易小,甚善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