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E、Q、T、X、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Q<T<X<Z。E、Q、T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且I1(E)<I1(T)<I1(Q),其中基态Q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且QT2+与ET2互为等电子体。x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28。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QT2+的电子式 ,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Q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 (写两条)。
(3)ET2的空间构型为 ,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化合物甲由T、X两元素组成,高温下,化合物甲晶体呈立方体结构,其晶胞如图,甲的化学式为 。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个晶胞中含有14个心和13个O2- |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O2-周围有8个K+ |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
D.晶体中,O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l |
(5)化合物乙的晶胞如图,乙由E、Q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则乙的晶体中E、Q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
(1)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pH=9的CH3COONa溶液,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为 。
(2)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
(3)对于盐AmBn的溶液:①若为强酸弱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若为弱酸强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1)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
A.NH2D·H2O和D3O+ |
B.NH3·D2O和HD2O+ |
C.NH3·HDO和D3O+ |
D.NH2D·HDO和H2DO+ |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若以A点表示25 ℃时水电离平衡时的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 ℃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 增加到 ,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 。
若100 ℃时纯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6 mol·L-1,则此时KW= ,c(OH-)= ;25 ℃时的c(H+)=10-2 mol·L-1的硫酸溶液和c(H+)=10-1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均升高到100 ℃,H+浓度分别是多少?
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上图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衡速率v= 。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