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
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的金属是呈     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钾、镁、氟、硼等元素在每升海水中的含量都大于1毫克,属于海水中的常量元素。
(1)钾、镁、氟、硼电负性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镓与硼同主族,写出镓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断BF3和NF3的空间构型分别为
(4)钾、镁、氟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为K在立方晶胞的中心,Mg2在晶胞的8个顶角,F处于晶胞的棱边中心。由钾、镁、氟形成的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每个K个F配位。

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相比,熔点高的是,原因是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表中数据,写出B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932
1 821
15 390
21 771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3)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地,d0或d10排布无颜色,d1~d9排布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填“无”或“有”)颜色。
(4)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
①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每个COCl2分子内含有个σ键,个π键,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轨道方式。
②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s)=Fe(s)+5CO(g)。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则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

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价层电子排布图:
元素C、D、E、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A分别与C、D、E形成最简单的常见化合物分子甲、乙和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A.甲、乙和丙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
B.甲、乙和丙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取sp3的杂化方式
C.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甲、乙和丙分子均为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3)由元素J、C、E组成一种化学式为J(CE)5的配位化合物,该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
①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②该化合物的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F.配位键
③根据共价键理论和等电子体理论分析,CE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
(4)在测定A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表中元素G与元素B,原因是

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l+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含有离子键、等化学键。
(2)生成物中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写分子式),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反应物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写出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
(4)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Al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一个晶胞中Al原子的数目为;Al晶体的密度为(用字母表示)。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 Fe2、Mg2、Al3、Ba2、Cl、I,取该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3)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4)取(3)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5)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判断:
(1)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2)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的方法(写明操作、现象、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