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此图表示        日(节气)的光照情况,此时A点是          点钟。
(2)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3)A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坐标),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5)此时悉尼是      季;再过三个月,B点的昼夜情况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6分)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2)依据材料和上表说明两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图中长江三角洲有秦山核电站,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4分)

为配合国家“送交通进山区”政策,某工程队在山区地形图中设计了施工的公路。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代表的地形是,D点的海拔为 米。
(2)A处陡崖的高度差可能为()

A.100m B.150m C.300m D.450m

(3)公路的延伸方向是
(4)你觉得这样修筑公路合理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南部苏丹已正式从苏丹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____;若图甲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__(数字式)。
(3)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读图1-3-13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
(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年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由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S′T′及其以南的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和图1-3-1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合理的表示出此季节全球的昼夜状况,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②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T、S、F、N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S、F、N、F′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总是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6)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