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便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以下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该表能反映( )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
| C.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 A.掀起瓜分狂潮 |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割占中国台湾 |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
|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 | 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
|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 | 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 |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