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便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
这是苏联时期的一段笑话:某农民在河里抓到一条大鱼,高兴地跑回家里对妻子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妻子说:“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那就烤!”“没柴!”农民气坏了,把鱼扔进了河里。那鱼在水面划了个圈,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讽刺的是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
C.农业集体化运动 |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1913年的沙俄和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所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引起图中指标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第一世界大战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经济体制 |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成立的基础是
A.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
C.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了第二国际的![]() |
D.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