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孔》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
| A.较高的出生率 | B.较高的死亡率 | C.生育时间缩短 | D.亲子年龄增加 |
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 A.顺应民意 | B.增加劳动力 | C.鼓励垦荒 | D.奴化民众 |
该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所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冰川积雪融水 |
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青藏地区 | D.东南地区 |
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
|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
|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
|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图中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 B.梅雨天气 | C.出现台风 | D.寒冷天气 |
当图中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16日,印尼爪哇岛中部多个地区因持续暴雨发生塌方,已造成至少61人死亡,36人失踪。完成下列问题。
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 C.热带草原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酸雨 | B.臭氧层破坏 | C.沙尘暴 | D.全球气候变暖 |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分析江西省南昌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 A.反气旋影响 | B.冷锋影响 | C.气旋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下列反映该天气变化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关于上图中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 A.A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B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
| B.A过境后气温下降,B过境后气温上升 |
| C.A过境后气压上升,B过境后气压下降 |
| D.A降雨区在锋前,B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
此系统易造成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
|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 |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 C.②—③—④ | D.③—④—② |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
|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