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填“>”、“=”或“<”)。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a.加入20 g甲         b.加入100 g水        c.升温至40℃  
d.加入150 g 4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E装置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是 ,错误为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 CO不和液体反应),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验满的方法是
(6)若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

观察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
(2)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用符号表示),镁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已知硫元素呈现负价时与氧元素相同,则硫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以用 来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降低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电解水时为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加入 (名称或化学式),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盛在燃烧匙中的物质常用______________,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该实验中的止水夹应在什么时候打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前打开
B.在燃烧匙中火焰熄灭后马上打开
C.在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后打开
(4)在该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前后,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________。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 (填字母代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