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扎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
| B.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
| C.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 D.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中国却在元代就已经掌握了一次纺出三根纱的高超技术,对这一技术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是( )
| A.郦道元 | B.黄道婆 | C.哈格里夫斯 | D.汉文帝 |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富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南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 B.江浙一带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 |
| C.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 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 |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
|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自唐代开始实行 |
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 A.均田制 | B.井田制 | C.土地私有制 | D.公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