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4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假如在月球上重做此实验,我们能看到什么现象?
如图所示是墨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5-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所知,凸透镜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利用图5-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该成像特点可用于的原理。
(3)当烛焰距凸透镜(填一个范围)cm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
下表是墨墨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5.5 |
6 |
6.5 |
温度/℃ |
59 |
55 |
52 |
49 |
48 |
48 |
48 |
48 |
47 |
45 |
43 |
42 |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4min时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根据如图所示的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2)用(选填“甲”或“乙”)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1)如图(甲)所示是小川“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2)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改正其中一处错误并接好电路。(在错误连线上画X并连接好正确线路)
实验步骤:
A.连线时开关应断开,滑片P应置于端。
B.将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1。
C.。
D.保持滑片P不动,用电压表测出a、b两点之间的电压U。
E.移动滑片P的位置,重复步骤B、C、D两次。
(3)讨论交流
小川用电阻相同的灯泡和定值电阻R0做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另一小组的小军用阻值不同的灯泡和定值电阻R0做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分析小川和小军两人的结论,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是:。
(4)小川测电阻R0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V。
(5)小川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读数,经检查:除灯L和定值电阻R0外,其余都没有问题,不考虑灯L和电阻R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或。
(6)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鹏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 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在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以下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
C.滑动摩擦力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D.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