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流向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D > B D、C > B > D > A
下列反应中气体作氧化剂的是()
A.SO2通入水中:SO2 + H2O H2SO3 |
B.Cl2通入FeCl2溶液中:C12 + 2FeCl2 2FeCl3 |
C.HCl通入NaOH溶液中:HCl + NaOH NaCl + H2O |
D.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 + 2NaOH Na2CO3 + 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 |
| B.C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
| 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
|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升降 |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HCO3-、Na+、SO42- | B.NH4+、SO42-、Ba2+、Cl- |
| C.Na+、MnO4-、NO3-、K+ | D.Na+、SO42-、Mg2+、Cl-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
| B.1 mol氯化氢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
| C.22.4 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数为5 NA |
| D.2.4 g镁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 B.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C.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 |
|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