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依据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什么?(2分)选择其中的一幅,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实。(2分)
(2)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6分)
(3)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1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
材料四:1953年到1964年,农庄数目从93300个减为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85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100个……(农庄)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摘自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摘自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1992年初南巡讲话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包含的基本思想。
(2)材料三、材料四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东亚对人类文明有独特的贡献,华夏文明或称中华文明是东亚文化的主流……中华文明所处地形复杂,族群众多,但它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自己的文明特征,如精耕农业……历经磨难而未曾中断,彪炳于世界,贡献于人类。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无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不得不仿效它……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与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同时,又受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及的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特点。
(3)材料三中“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对亚非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在强调文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你有何认识?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化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结合在一起的,西方的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过程基本贯穿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要得,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不得有其他差别。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材料四 100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黑人依然没有自由这一可悲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站立起来,实现她信条的真谛:“我们把这些看作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讲话
(1)材料一的《独立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学说?它对北美独立战争产生什么影响?
(2)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人权宣言》的经济原因。从材料二出发推断《人权宣言》批判的对象。
(3)从材料三归纳出美国革命在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4)材料二中的“伟人”和“《解放宣言》”分别指什么?另外材料二集中反映了二战后哪一社会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