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1160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ΔH3
① 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   (填写具体的线段)走向,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ΔH3   0(填“>”.“<”或“=”)。

② 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 > 1.5mol·L1且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B.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min)-1
C.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75 %
D.第10min后,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减小

(3)脱硫。燃煤废气经脱碳处理后,用空气氧化,并用氨气吸收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设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水溶液的pH<7,其原因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则溶液中存在着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  c(NO)+c(OH)(填写“>”“=”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G为由七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表:

粒子代号
A
B
C
D
E
F
G
原子核数
单核
单核
双核
4核
单核
多核
多核
电荷数
0
1+
1—
0
2+
1+
0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C常用作F的检验(加热)。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2)比较BC和EC2的碱性强弱BCEC2(填<、>、="" )。
(3)F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溴单质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解决下面问题
(1)下列可以氧化Br微粒是(填序号)。
A.I2 B. I C.Cl2 D.Cl
(2)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可获得实验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纸润湿后遇氯气变化的现象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       
(3)下列试剂不能把NaCl和KI两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填序号)。
A. 氯水 B. 溴水 C. 淀粉溶液

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该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作半导体材料元素的名称是,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柠檬酸三丁酯(TBC)是绿色环保的增塑剂,应用极其广泛,它的结构式如左下图,

已知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1—丙醇的键线式可表示为
试回答:
(1)TBC的分子式为,在研究TBC的结构时要用到一种谱图(如下),用于推测等信息,它是图(填序号);

A.核磁共振氢谱 B.红外光谱 C.质谱
(2)1—丁醇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1—丁醇,反应类型为,化学方程式为,TBC在该条件下(填“能”或“不能”)生成含醛基的化合物;
(3)柠檬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柠檬酸三甲酯的化学方程式
(4)合成TBC时,不同条件对酯化学率的影响如下表:

n(酸):n(醇)
1:5.0
1:5.5
1:6.0
1:6.5
1:7.0
酯化率/%
95.1
96.3
97.0
97.4
97.2


时间/h
0.5
1.0
2.0
3.0
5.0
酯化率/%
40.0
70.2
94.3
97.4
97.4


温度/°C
130
140
145
150
160
酯化率/%
89.5
96.2
97.4
97.4
97.2

酯化反应时应选择的条件如下:它们分别是n(酸):(醇)、时间、温度,其中最佳的是:(填序号)。
A.1:5,1h,130° B.1:5.5,1h,140°C
C.1:7,2h,160°C D.1:6.5,3h,145°C
(5)TB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小于23。
A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基态原子的电子层数。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大,并且高于同周期左右相邻的元素,但
其单质的熔点却低于同周期左右相邻元素的单质。D的电负性大于C。
(1)B、C、D分别是
(2)C、D分别与A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中,稳定性较高的是(填化学式)分子;该分子再与A+结合成离子时,ACA键的键角会发生改变,其原因是
(3)BD2分子的晶体结构为密堆积,则每个BD2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有个;

(4)上图为B元素的某种单质晶体X的晶胞,其中含有个B原子,该晶体
(填“形成”或“没有形成”)最密堆积结构,原因是。试分析比较晶体X与晶体BD2的熔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