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构建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和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梅宁华《对现代国家的新思考》
请回答:
(1)根据图1指出唐朝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图2中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4)材料一、三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之处?请概括说明这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建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请回答: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请说明你的理解。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代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
——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罗马法历史作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户部。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六部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 |
苏联 |
1947年3月,美国国务卿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率(%)
时间 |
日本 |
美国 |
英国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1952—1960 |
8.2 |
2.8 |
2.7 |
7.5 |
4.8 |
5.8 |
1961—1970 |
11.2 |
4.1 |
2.8 |
4.8 |
5.8 |
5.6 |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
(2)从材料二、三中能够看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3)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
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时间 |
政体 |
国体 |
大革命之前 |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 |
封建专制 |
1789-1792年 |
君主立宪制(1791年通过宪法)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1792-1804年 |
法兰西第一共和(1793、1795、1799、1802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制 |
1804-1814年 |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宪法) |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
1814-1830年 |
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宪章) |
半封建性质 |
1830-1848年 |
七月王朝(1830年宪章) |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
1848-1852年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国 |
1852-1870年 |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宪法) |
资产阶级帝国 |
1870-1940年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 |
资产阶级共和国 |
材料三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件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6分)
(2)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及其成因 。
(3)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哪一年什么机构颁布的?(4分)
(4)综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