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含课内文言翻译,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推:审问 |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候:伺候 |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阙:空缺 |
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3分) ( )
①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 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
古文翻译: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①?”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论语•尧曰》)
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费:耗费。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所含思想的共同之处。
(2)上面两个选段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胡惟庸,定远人。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①事。七月拜右丞相。
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②,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诱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阴说善长。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臣从己者。
十二年九月,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帝怒,敕责省臣,尽囚诸臣,穷诘主者。未几,赐广洋死,广洋妾陈氏从死。帝询之,乃入官③陈知县女也,大怒曰:“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于是惟庸及六部堂属咸坐罪。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节选自《明史·胡惟庸传》)
[注]①省:中书省。②封事:密封的奏章。③入官:旧时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即充公。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杀黜陟陟:晋升。 |
B.馈遗金帛、名马、玩好遗:留下。 |
C.皆夜有火光烛天烛:照亮。 |
D.穷诘主者诘:追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胡惟庸“有异谋”的一组是()
①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②挟医视,遂以毒中之③令在外收集军马④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⑤致书称臣于元嗣君⑥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广洋被贬后,皇帝难以选择出任丞相的人员,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设置丞相,胡惟庸独自掌管中书省的政务。 |
B.大将军徐达极恨胡惟庸的奸邪,于是胡惟庸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算计徐达,但这件事被福寿揭发了。 |
C.胡惟庸暗中游说李善长与他谋反,李善长开始不答应,不久便同意了,因此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 |
D.胡惟庸杀了驾车的人,引发皇上大怒。胡惟庸非常害怕,就与陈宁、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并且暗中告知亲信。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2)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敞传
【东汉】班固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①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②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③。”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④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①一切:暂时;权宜。②贳:赦免。③受署:接受官府委任官职。④便面:扇子。因其便于遮面而称“便面”。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胶东相拜:授官 |
B.国中遂平国:全国 |
C.出从童骑从:带着 |
D.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妩:漂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敞“治贼行为”的一组是()
①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②居皆温厚,出从童骑
③令致诸偷以自赎④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⑤引古今,处便宜⑥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任京兆尹时得到皇帝特许,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得到比京畿三辅更优厚的奖励。 |
B.张敞治贼自告奋勇,有勇气;能听取别人意见,很虚心;采取的办法多,取得良好效果。 |
C.黄霸曾被评为政绩第一,但是任京兆尹时不称职,结果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 |
D.虽然皇帝器重张敞,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听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重用他。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译:
(2)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译: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②孟子曰:“不挟③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
【注】①谅:诚实。②便辟:阿谀奉承。③挟:倚仗。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
请分别简述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敞传
【东汉】班固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①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②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③。”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④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①一切:暂时;权宜。②贳:赦免。③受署:接受官府委任官职。④便面:扇子。因其便于遮面而称“便面”。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胶东相拜:授官 |
B.国中遂平国:全国 |
C.出从童骑从:带着 |
D.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妩:漂亮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敞“治贼行为”的一组是()
①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②居皆温厚,出从童骑
③令致诸偷以自赎④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⑤引古今,处便宜⑥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任京兆尹时得到皇帝特许,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得到比京畿三辅更优厚的奖励。 |
B.张敞治贼自告奋勇,有勇气;能听取别人意见,很虚心;采取的办法多,取得良好效果。 |
C.黄霸曾被评为政绩第一,但是任京兆尹时不称职,结果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 |
D.虽然皇帝器重张敞,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听从他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有进一步重用他。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译:
(2)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