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某碱式碳酸镁样品的组成,设计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至D的部分)。[已知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x、y、z为正整数)加热能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1)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A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老师在审阅设计方案后指出需要在E处进行改进,请你帮助该小组设计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活塞的操作方法是:关闭活塞 ________,打开活塞________。
(4)通过什么现象能够说明碱式碳酸镁分解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B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打开K1,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测得数据如下:碱式碳酸镁样品22.6 g;反应前C装置的质量为87.6 g,反应后质量为89.4 g;反应前D装置的质量为74.7 g,反应后质量为83.5 g。请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氧化二氯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16℃,沸点3.8℃.氧化二氯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1:100),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出之后要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制备少量Cl2O,是用干燥的氯气和HgO反应(还生成HgO•HgCl2).装置示意如图(铁架台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中盛有的深色固体试剂a是 ,分液漏斗中试剂b是
(2)B中盛有液体c是 ,C中的液体d是
(3)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中的保温瓶中盛有致冷剂,它应是 (在干冰、冰水、液态空气中选择),在E的内管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杂质是
(5)装置A、B、C间的连接方式与D、E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是 ,用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的主要理由是 .
化学实验
I.(1)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2)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
(1)装置①中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①__________②(填写<、>、=);
(3)上述装置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如下:(装置E中盛足量酸性KMnO4溶液)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
某同学欲用0.1000mol/L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锥形瓶中溶液 |
滴定管中溶液 |
指示剂 |
滴定管 |
|
A |
碱 |
酸 |
石蕊 |
(乙) |
B |
酸 |
碱 |
甲基橙 |
(甲) |
C |
碱 |
酸 |
酚酞 |
(甲) |
D |
酸 |
碱 |
石蕊 |
(乙) |
(1)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上属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滴定时应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颜色由 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
积为_____ mL,已知V(NaOH)为25.00ml, 则c(NaOH)= 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根据3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的c(NaOH)偏低,可能是下列哪些操作引起的。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Cl2O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熔点-116℃。实验室可用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下(图Ⅰ):
回答下列问题:
(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2。请模仿“图Ⅱ”在“图Ⅰ”A处补画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B中试剂a应选用(填下列序号字母):
a.CCl4 b.饱和NaCl溶液 c.浓H2SO4d.饱和NaHCO3溶液
(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的物质Cl2O,该物质常温下为气体,方程式为:
Cl2+Na2CO3+=NaHCO3+NaCl+Cl2O
(4)对C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的橡皮塞、过滤装置。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步骤一: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
步骤二: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静置。 |
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 |
步骤三: |
|
步骤四: |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