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威尔逊将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的说:“这位充满理想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像个劳合·乔治。”
材料二: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能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个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年)
(1)克里盂梭说威尔逊“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指的是威尔逊的什么行为?英国和法国抵制美国的十四点计划的本质是什么?
(2)杜鲁门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提出他的这些主张的?他的这番讲话表明美国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冷战结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辉煌属于雅典!宏伟属于罗马!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希腊和罗马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请回答:(1)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政治文明方面的不同特点?
(2)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3)罗马法律影响深远。简述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某学生探究小组欲对近代人类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②提供二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2)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3)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列几位人物。
①------《海国图志》一书的作者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著有《新学伪经考》 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⑤-----《新青年》的创办者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五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五个派别。其中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派别?
(2)分别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
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
写下了《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材料 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