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2
98
B
河蚌
水蚤、水藻
25
60
C
水藻
/
3
6
D
鱼(乙)
水蚤
10
32
E
水蚤
水藻
5
15

(1) 各种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河蚌和水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表示该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箭头①~⑦表示循环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中表示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生态系统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A图表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R1为初级消费者,R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
A图
   B图
① 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 B图中R1的b1和d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温度为35℃时青蛙的呼吸速率。该实验另设一个对照装置,该装置没有青蛙,但其他部分均与实验装置相同。实验开始前,测量实验装置和对照装置中Y瓶的质量,然后将空气以相同速度缓慢地通入两个装置,2小时后再测量两个装置中Y瓶的质量,以下显示所得结果。


⑴指出该实验的对照装置的作用。
⑵为什么实验装置Y瓶的质量下降幅度比对照装置的少?
⑶如何检测离开X瓶的空气是否还有二氧化碳?
(4)某实验小组对青蛙和鼠在不同温度中O2消耗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该图有几处错误,请列举出来。

下面是某同学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某探究实验的三个装置图。其中:
装置1:A液为20mLl0%葡萄糖+2mL无菌水;
装置2:B液为20mLl0%葡萄糖+2mL酵母菌培养液;
装置3:C液为20mLl0%葡萄糖+2mL酵母菌培养液+2滴X溶液(X对酵母菌呼吸产物的种类无影响)。

(1)本实验最可能的目的是
(2)设置装置1的主要目的是
(3)本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结论是
(4)试提出1个本实验的拓展研究课题名称:

回答下列关于酶的几个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合成的场所是 ,原料是

(2)温度过高或0℃左右的低温都影响酶的活性,其影响的本质不同。请说明





(3)图一表示人体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图二表示该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若酶量增加一倍,曲线应如何变化?请在图中画出。
(5)图三可以表示人体 在37℃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pH的关系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呼吸氧化酶

取甲、乙、丙、丁四支洁净的试管,按照下表中顺序依次加入有关物质并作相关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乙两试管做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则乙试管中还应加入,甲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乙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2)用丙、丁两试管做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则丁试管内应先后加入(填序号)。预计丙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丁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①碘液1滴②斐林试剂2mL③1%HCl 2mL④l%NaOH 2mL
⑤浆糊3mL⑥蔗糖溶液3mL ⑦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⑧清水2 mL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这些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①取三支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A、B、C。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浆糊3mL。
③取出试管,分别滴入碘液1滴,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④将A、B、C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 ℃、37 ℃ 、100℃下约5min。
⑤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A.______
B._。
(二)材料用具: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同时放入37℃、沸水、冰块中保温5min;


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并补全实验步骤。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 _
(至少写出二点)。
(3)步骤②与步骤③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号试管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该实验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这将干扰实验的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